
转发收藏!2024年夏季四川省防暑热、防暑湿疾病中医药处方来了~
综合考虑当前四川区域内高温暑热及汛期湿气复杂多变趋势,发挥好中医药在防暑热、防暑湿中的独特作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7月18日,省中医药局组织专家制定了《2024年夏季四川省防暑热、防暑湿疾病中医药处方》,详情如下:2024年夏季四川省防暑热、防暑湿疾病中医药处方一、感冒常见病症处方临床表现:恶寒或发热、咳嗽、头痛、头昏、咽痒或咽痛,舌淡苔白或黄,脉浮等。处方:炙旋覆花15g、前胡15g、荆芥15g、生甘草10g、法半夏15g、生姜10g、大枣10g、麻黄15g、赤芍15g、桔梗15g、紫菀15g、枳壳

关于夏季饮食、起居、运动、情志调养等方面的建议

中医的别称
在西方医学没有传入我国以前,中医基本不叫“中医”这个名字,而是有独特且内涵丰富的称谓。岐黄 这个名字来源于《黄帝内经》。因其是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的专著,便称《黄帝内经》为岐黄之术。自然,岐黄也就成了中医的别名。青囊 现在知此名字者甚少,它的来源与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有关。据说,华佗被杀前,为报一狱吏酒肉侍奉之恩,曾将所用医书装满一青囊送与他。华佗死后,狱吏亦行医,使华佗的部分医术流传下来,据此,后人称中医为青囊。杏林 这个名字的起始,也与三国有关。有资料介绍,三国时吴国有位名医叫董奉,他一度在江西庐山隐居。附近

医中之圣——李时珍

良医治未病--扁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