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药的服药时间
中药汤药的服药时间特别有讲究
掌握正确的服药时间
不仅可以最大限度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同时还可增加疗效
服药时间有讲究
(一)中药的服药时间应根据患者病情来决定,如果疾病在胃部以下(如肝病、肾病等),一般应在饭前30~60分钟服用。
(二)用于治疗胃以上(如心、肺、胸膈等处)的疾病,最好在饭后15~30分钟服用。
(三)在遵循这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还应考虑药物的药性,如:清热解毒药、润肠泻下药、补益药宜空腹服。
(四)健胃药或对胃肠有刺激的汤药以饭后服为好;驱虫药应隔夜服(睡前服用一次,第二天早晨空腹时再服用一次)。
(五)泻下药当奏效即止,切勿过剂。
(六)安神药应在睡前30分钟至1小时内服用。
(七)治疟药应在发作前2小时服用。
(八)调经药一般于经前或经期服用。
服药温度需适宜
(一)温服。一般情况下宜温服,就是煎好的中药液在常温下晾至30℃~40℃时服用。如果含有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温服可以和胃益脾,能减轻刺激。吃丸、散类的中成药以温开水送服,这也是温服的一种。
(二)趁热服。解表、祛寒和活血通脉的汤药应趁热服下,服药后可辅以热粥以助汗出;治疗热性病的清热解毒药和止吐类药,则应待药液冷却后服用。
(三)凉服。有些药比如解毒、清热的药,尤其是夏天解暑的中药,则“凉服”效果更好。在南方,夏天经常服用一些“凉茶”,实际上也属于中药的一种。顾名思义,很多凉茶都是晾凉了喝,清凉解暑效果才更好。
(四)颗粒冲服温度。颗粒一般用100℃的水冲开。但感冒清热颗粒类的颗粒状清热类中成药,通常情况下会含有一些清温解表的成分,水温过热会影响药效,对于这类颗粒状中成药,应当用60℃~70℃的水冲开,等水温降至40℃左右时再服用。
服药饮食多注意
1)感冒高烧病人,饮食上应清淡,如米粥、藕粉等;
2)慢性腹泻病人,应吃些山药、莲子、薏苡仁等健脾胃的食品,忌服生菜瓜果和生冷食品;
3)浮肿者忌咸食;
4)肝胆疾病者忌油腻;
5)皮肤病患者要忌食海鲜、辛辣等食物;
6)服安神药治失眠时,不要饮茶水、咖啡;
7)服人参、黄芪等补药时,不宜吃山楂、萝卜;
8)糖尿病病人应适当控制主食及甜食;
9)服化痰止咳药物时,要少吃糖和辛辣食物等;
10)妇女月经期忌食生冷食物及酒类。
更多药物知识
请咨询宜宾市中医医院药学部
电话:0831-7865018
地址:宜宾市南岸西区大湾路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