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夏季饮食、起居、运动、情志调养等方面的建议
为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宜宾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提高广大人民区中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日前,以“传承中医散寒文化 助力健康中国行动”为主题的第一届宜宾散寒文化节成功举办。
宜宾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内分泌科主任张其兰受邀就“夏季养生和健康预防”为题作关于中医养生的专题报告。报告围绕夏季养生的四个原则,即健脾除湿、清热消暑、补养肺肾、冬病夏治展开,还给出了关于夏季饮食、起居、运动、情志调养方面的建议。 夏季养生的四个原则 一、健脾除湿 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二、清热消暑 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来祛暑。 三、补养肺肾 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季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四、冬病夏治 所谓冬病夏治,即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用内服中药配合三伏贴、三伏灸等外治方法来治疗预防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如用鲜芝麻花常搓易冻伤处,可预防冬季冻疮;用药膏贴在穴位上,可治疗冬季哮喘和鼻炎。 关于夏季饮食、起居、运动、情志调养方面的建议 一、夏季如何合理饮食? 夏季应选择新鲜、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以支持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绿叶蔬菜和富含纤维的食物,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预防便秘。 关于合理的烹饪方式:建议采用蒸、煮、炖等烹饪方式,避免油炸和烧烤,以减少油脂摄入,减轻肠胃负担。食物的新鲜度和卫生条件非常重要,新鲜事物可以预防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相关疾病。 关于健康饮食的规律:提倡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以维持血糖稳定,防止肥胖和相关代谢疾病。建议早餐丰富,晚餐轻量,以适应夏季夜间消化功能的减弱。 二、夏季如何合理起居? 夏季昼长夜短,中医讲求顺应天气,为适应夏季昼长夜短的自然规律,夏季应晚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同时应保持适当的午睡,但不宜过长,以免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 关于改善合理的居住环境:建议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避免过热或潮湿,以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推荐使用空调和风扇等设备,但要注意定期清洁,以防细菌滋生。同时个人应注意勤洗手,特别是在户外活动后,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三、夏季应如何运动与锻炼? 夏季可进行游泳、慢跑、瑜伽等有氧运动,这些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耐热能力。应避免过度劳累,特别是在高温天气下。 关于运动强度:建议根据个人的体能和健康状况调整运动强度,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的中暑和脱水。推荐运动前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后适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关于运动时间:建议选择清晨或傍晚较为凉爽的时段进行户外运动,避免中午高温时段。运动后及时更换衣物,避免因汗湿导致的感冒。 四、夏季如何合理的进行情志调养? 夏季容易导致情绪波动,建议通过冥想、听音乐等方式来放松心情,保持内心的平静。 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以减少对身体的负面影响。 推荐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野餐等,以享受阳光和自然,提高心情。 鼓励参与社交活动,如聚会、旅行等,以增强人际交往的乐趣。 建议通过阅读、写作等方式来表达情感,释放压力。 1.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低血糖症、低血糖昏迷;糖尿病并发感染、糖尿病足、微血管病变、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妊娠糖尿病、儿童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等各种特殊类型糖尿病。 2.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等。 3.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 4.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等各型骨质疏松症。 5.高脂血症、脂肪肝、肥胖症、代谢综合征。 6.多囊卵巢综合症、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征、不孕不育等生殖内分泌疾病。 7.库欣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嗜铬细胞瘤等。 8.高泌乳素血症、腺垂体功能减退症、肢端肥大症、侏儒症、尿崩症。 9.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常:低钾麻痹、低钠血症、代谢性酸中等。 咨询电话:18990966165 咨询地址:宜宾市中医医院内科大楼6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