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监督举报电话:0831-7865048邮箱:ybszyyyjc@163.com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详情

我院完成一例胃间质瘤内镜下全层切除术

发布时间:2019-03-13
来源:
浏览:21222
分享到

病例介绍:患者,女,62岁,因胃肠镜体检发现胃体部黏膜下肿瘤3月入院。胸腹部查体未见确切阳性体征。

超声内镜:

病变区域呈低回声病变,起源于固有肌层,向腔内外凸出,横截面大小:10x8mm,五层结构完整。

内镜下病灶处黏膜下注射

暴露瘤体,沿瘤体边缘逐步剥离

内镜下尼龙绳+钛夹荷包缝合封闭创面

EFTR切除后的瘤体标本

病理回报:(胃体黏膜下肿瘤)符合胃间质瘤,以梭形细胞为主,核分裂数<5个/50HPF,肿瘤危险评估:极低危。

术后治疗概况:患者术后经禁食、抑酸护胃、补液后逐渐过渡至正常饮食,一周后顺利出院。

胃肠道间质瘤(GISTs)是指原发于胃肠道、大网膜和肠系膜的梭形细胞或上皮样细胞的一组间叶源性肿瘤。间质瘤最常发生在胃,发病率为60%~70%,为胃间质瘤。临床上多无症状,部分病人会出现恶心、呕吐、上腹痛、贫血、肿块及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该病具有潜在的恶变倾向,据相关文献报道,胃间质瘤发生恶变的概率达 3.6%左右,一旦发生恶变,将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需尽早诊断,尽早给予手术治疗。传统开腹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易产生多种并发症,内镜下切除弥补了开腹手术的不 足,具有创伤小、瘤体完全切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 等多种优点,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内镜下全层切除术是在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主要针对黏膜下或向消化道腔外生长的病变,为保证病变完整切除,必须要突破消化道壁,一旦突破消化道壁,等于人造穿孔,故临床上直接实行全层切除。全层切除后,对于穿孔的控制和修复手段较丰富、较先进,较小伤口止血夹即可闭合。如伤口较大,可采用荷包缝合技术,即止血夹加尼龙绳进行荷包缝合,更难处理的可采用OTSC进行处理。

 

宜宾市中医医院引进的全新进口奥林巴斯EVIS290电子胃肠镜系统,该设备是目前消化内窥镜诊疗领域先进的诊疗设备常规开展无痛胃肠镜、染色内镜、放大内镜等内镜检查及多项内镜下治疗技术:

1.早期消化道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技术:电子放大内镜色素内镜技术、超声内镜技术(EUS)、内镜粘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2.消化道粘膜下肿瘤剥离术:食管粘膜下平滑肌瘤、胃内粘膜下肿瘤(间质瘤、平滑肌瘤、脂肪瘤等)、结直肠粘膜下肿瘤(间质瘤、脂肪瘤、类癌等)的内镜剥离术;

3.急诊内镜绿色通道: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急性消化道出血的内镜下止血治疗; 

4.无痛内镜技术:常规开展无痛胃镜、无痛肠镜,在麻醉医师、内镜医师、内镜护士的全程监控下,根据患者病情及内镜诊疗需要,实施个体化的镇痛、镇静、无痛技术,使患者获得最佳诊疗效果;

5.其他内镜诊疗技术: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套扎、硬化及组织胶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消化道良恶性狭窄扩张及支架置入;各种消化道营养管的置入以及各种内镜介入治疗。

 

科室地址:宜宾市中医医院门诊2楼

科室电话:7865021

 

声明:1.微信平台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证据。

          2.文章部分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